经济科学

综合新闻

中国农业大学“世界经济新格局”创新团队:新冠

来源:经济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11-07

引 言

2019年12月底开始,新冠疫情在我国爆发。经过2个多月的“抗疫战”,目前疫情在我国已经基本得到控制,但海外爆发的形势却一发而不可收拾,意大利、伊朗、韩国以及美国等国家相继沦陷成为重灾区。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不仅危害公共健康和生命安全,也给国内外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,近期全球股市的“跌跌不休”以及世界经济的“萎靡不振”已经充分显现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。针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且愈演愈烈的形势,中国农业大学“世界经济新格局”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6位教授和副教授分别从农产品外贸、美国农业、全球价值链、数字金融和出口企业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疫情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。

田志宏、姚敏:疫情对农产品外贸的影响及对策

农产品尤其是食品是居民最基础的消费品,关乎公众身体健康,对新冠疫情更具有敏感性。因此,疫情对农产品外贸的影响会比较突出。

新冠疫情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。一是国内供求失衡。受疫情影响,短期内出现了道路运输不畅、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,一些地区出现了产地产品积压,而主销区却存在部分产品短缺、价格高企的问题,因此市场价格难以反应供求状态,并对进出口产生影响。二是国外的进口限制。1月31日,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(PHEIC)”,尤其是近期出现了国外疫情蔓延的趋势,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韩国等130多个国家相继出台了包括口岸、航班和签证服务的相关入境管制措施,一些国家甚至出台了相关进口禁令,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额外的商务困难,出口企业成本增加,交易效率降低。三是贸易物流不畅。疫情爆发初期,国内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,农产品出口与进口的中间运输环节受阻,出口产品无法顺利运出,部分进口农产品滞留港口。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,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发力对接供端给与需求端,国内的农产品流通问题已基本解决,但是,疫情在国际上愈发严重,国际贸易物流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
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短期效应更为突出,长期效应主要取决于国内生产以及贸易签单所受到影响的大小。疫情影响到了国内生产,春耕等生产活动能否有序开展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农产品供给,进而影响到未来的进出口贸易。另外,一些产品展销会被延期或取消,会减损贸易订单数量,不利于未来农产品出口。总地来说,新冠疫情对我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会产生影响,相比而言对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。

针对新冠病毒疫情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,提出以下对策建议。一是继续贯彻落实防疫工作,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、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阻击战,把国内经济损失及对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。二是加速政府对活禽活畜交易市场的整改,进一步规范城市内中小型农贸市场。三是统筹现有平台资源做好农产品供需对接,尤其是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对接。四是做好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等农用物资的调度和供应,保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。五是稳定扩大国内供给不足的农产品原料和食品的进口,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稳定。六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,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,强化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。七是加强针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,择机出台合规、高效的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。

刘宏曼、王梦醒:疫情对美国农业的影响

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全球价值链将各国经济连在一起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爆发,大宗商品市场遭受较大冲击,各国都未能独善其身。一周内美国股市出现两次暴跌熔断,创历史记录。当地时间3月13日下午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入“国家紧急状态”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,美国农业也未能幸免。根据美国农业部(USDA)的数据,2020年1月美国农产品出口额环比下降3.5%,其中活动物产品出口下降31%,大豆出口下降3%,植物油、水果、蔬菜和肉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;相比于去年同期,植物油、水果、蔬菜和谷物等出口也均有下降。

2020年1月份以来,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美豆期货合约日收盘价累计下跌,2月份以来持续震荡筑底。当地时间3月10日,美国农业部发布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,对美国大豆压榨量和出口量基本未做调整,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分别上调100万吨。3月末USDA将发布重要的季度库存及种植意向报告,但播种季节后天气对美豆播种面积的影响尚无法预知,加之南美大豆季节性收割带来的出口竞争压力,以及对疫情带来中国采购需求动态的不确定性的担忧,市场美豆期货合约最近10日日收盘价仍连续下跌,累计下跌逾6.6%。除中国外,日本和韩国也是美国大豆的主要需求方,目前日本和韩国仍处于疫情上升期,如果疫情控制不力,也将对美国大豆出口产生不利影响。